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

會議名稱: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
會議時間:2018年5月28-29日
會議地點:台灣宜蘭縣礁溪鄉 佛光大學雲起樓國際會議廳
會議主辦單位:蘭陽博物館、佛光大學歷史系
會議舉辦目的:

  本次會議是由蘭陽博物館發起,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承辦。該館已預定於明年初以「扶鸞文化展」為年度策展的主題。眾所周知,宜蘭一直被視為台灣鸞堂發展的起源和重要傳播之處,伴隨台島扶鸞戒斷鴉片的風潮,宜蘭頭城喚醒堂與台灣北部的重要鸞堂如:新竹勸化堂、苗栗感化堂、淡水行忠堂、三芝智成堂、台北覺修宮、指南宮都有鸞法傳遞、鸞書交換、人際交流等各種宗教與社會脈絡存在。光緒年間宜蘭的鸞堂發展頗速,蘭陽博物館做為一個相當具有特色的地方展館,舉辦這樣的國際學術會議,相當具有歷史意義。而會議的研究成果亦可直接反饋給蘭陽博物館。

  在台灣的鸞堂研究方面,目前研究明顯得知各鸞堂間在鸞法與宗教人士的交流上,有著複雜的交錯關係與多元發展,在台灣詩社、吟社等文學社團背後亦有鸞堂的社會脈絡。鸞堂的社會活動力,因為在禁煙活動上發揮成效,引起日本殖民警察機關的調查。1980年代之後又受到歐大年對慈惠堂的研究,引起海內外學界極高的重視。台灣鸞堂的研究已經深化到各鸞堂間的分香或分燈關係,以及正鸞生與校正生(如楊明機、杜爾瞻和楊福來)個人活動的影響。鸞堂在客家聚落相當流行,不只具地方性,也形成跨地域的聯繫,對台灣南北客家聚落的人際往來、信仰交流,乃至客家文教意識與道德觀念的形成,也起了相當作用。目前宜蘭、桃竹苗和其他客家鸞堂的區域型研究亦漸增。一、地區鸞堂發展情況:如鄭寶珍對新竹九芎林飛鳳山代勸堂的調查、周怡然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。二、對個別鸞書的分析:《新竹鸞堂善書《化民新新》研究》。三、及於現今的鸞堂活動研究:徐艾鈴對苗栗雲洞宮當代扶鸞活動之研究,亦可見扶鸞發展的持續型態。目前台灣各地鸞堂的研究已逐步完成,文獻徵集也達一定的程度。如何更進一步進行區域之間的統整、分析與比較,乃至於和香港、中國或馬來西亞等其他地區扶鸞的情況做一對照,此次會議希望能達成初步的交流成果。

  第三、前述所提各種與扶鸞文化有關新學術議題的開發,尤其是扶鸞與民眾宗教的部分,還缺乏更多的探索,譬如扶鸞早期歷史的探討、扶鸞出來的宗教文本,造成宗教論述上的變化,其不同階段、不同地區的說法如何流佈與影響?做為民初靈學的新層面,扶鸞本身產生了如何的質變?又怎樣在強調科學的時代下被運用?同善社或跨越國境的救世團體又怎樣思考扶鸞對教團內部的衝擊……許多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究,本次預定邀請的學者在這些相關的議題上都頗見功力,應當能提供更多的學術洞見,彼此觸發、深化。

5月28-29日 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


2018.05.28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  與會學者合照。(攝影:駱良宇)


2018.05.28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  與會學者簽到剪影。(攝影:華家緯)


2018.05.28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  扶鸞扭蛋紀念品。(攝影:華家緯)


2018.05.28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  開幕活動。(攝影:陳佩榛)


2018.05.28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與會學者參觀台灣扶鸞文化特展。
(攝影:華家緯)


2018.05.28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  會議活動剪影。(攝影:陳佩榛)


2018.05.28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  學者討論。(攝影:駱良宇)


2018.05.29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  會議活動剪影。(攝影:陳佩榛)